人體百萬億的細菌,集中分布在口腔、皮膚、泌尿、腸道裏,其中又以腸道細菌較多,占人體正常菌群總量的78%,經推算這些細菌總重量可達1-1.5千克。
腸道對人體的作用毋庸置疑,人體95%的營養由腸道吸收,80 %的毒素靠腸道排出,80%的病毒通過腸道進入人體,70%的免疫力由腸道決定,130種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必須通過腸道有益菌合成,食物中是沒有的,腸道又稱為人體“第二大腦”。
腸道內如此之多的細菌,並非雜亂無序的駐紮在腸道內。相反,腸道菌群具有一定的組成結構。他們可以被分為三大類:有益菌、中性菌和有害菌。
顧名思義,有益菌是對人體有利的細菌,這些細菌為人體產生有益物質,保護人類健康,如雙歧杆菌、乳酸杆菌等;有害菌,如若大量繁殖,導致疾病,如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門氏菌、導致腹瀉的致病性大腸杆菌等;而中性菌,也叫條件致病菌,在正常條件下,由於有益菌的存在,不會造成危害,但若在一定條件下任由它們繁殖,那麽就會對機體產生不良影響。